马均 更新日期:2024/3/12
马均,男,1963年出生,博士导师
工作单位 水稻研究所
电子邮箱 majunp2002@163.com
招生专业 博士: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硕: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硕:095131农艺与种业
◆个人简历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委员会水稻学组副组长,四川省政协委员。1987年7月获农学硕士学位,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参加工作,2002年获农学博士学位,1997.04-1998.10赴斯里兰卡国家水稻研究所进行杂交水稻栽培及育种合作研究。长期从事水稻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与教学,在水稻超高产优质栽培、机械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机理与技术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2、8、10),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1、4、8)、二等奖2项(排名第1)、三等奖3项(排名第1、2),农业部三等奖2项(排名第1、2)。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工作经历
1987.07-1994.11 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工作,讲师
1994.12-2002.12 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工作,副教授
1997.04-1998.09 在斯里兰卡国家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
1999.09-2002.07 在四川农业大学在职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2.12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育经历
1980.09-1987.07 在四川农业大学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9.09-2002.07 在四川农业大学在职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
主要获奖成果:
1. 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009-J-201-2-03-R02)
2. 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2003-J-201-2-02-R08)
3. 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和应用推广,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0(J-201-2-09-R10)
4.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06-1-0001)。
5. 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获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8(2002-1-0008)。
6. 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2009-1-0260)。
7. 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8.杂交中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获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3-02-37-R01)。
9. 四川盆地杂交中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获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10. 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08-3-0046)。
11. 四川丘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1-2013年度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排名第2。
12. 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水肥耦合机理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13. 杂交水稻培育再生稻施用赤霉素两季增产技术及机理研究,获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94-3-0022)。
主要荣誉称号: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
2.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农业科研人员”
3.四川省委: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4.四川省委、省政府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6.四川省最美教师
7.“四川省科技增粮示范工程”先进个人
8.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
9.四川省“四有”好老师
10.四川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11.四川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2.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标兵。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
“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水稻学组副组长
四川省政协委员
◆研究领域
水稻超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
作物生理生态与抗逆栽培
机械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机理与技术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在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四川盆地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3)。917万元,2013-2017.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川南杂交中稻机械化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530万元,2018-2020。
◆发表论文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40余篇,主要发表论文:
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hybrid rice of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2012, 127:85-98.
2. High-yielding traits of heavy panicle varieties under triangle planting geometry: a new plant spatial configuration for hybrid rice in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2014, 168:135-147。
3. Effects of Fertilizer Levels on the Absorption, Trans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Rice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Use Efficienc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6, Vol. 8, No. 11:38-50.
4.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Plant with Heavy Panicl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5(12): 911-918。
5. Stud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ssimilate’s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Heavy Panicle Type of Ric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2(6):602-608。
6. Changes in Starch Accumulation and Activity of Enzymes Associated with Starch Synthesis of Rice at Different N Supplying Dat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3(10):738-745。
7.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Reactive Species Generation and Protection System in Rice During Grain-Filling Stage.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2010,9(5):633-641。
8.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07,40(2):399-404。
9.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9):85-92。
10. 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18-25。
◆专著教材
专著2本,教材4部。
◆指导学生
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在读博士5名、硕士8名。
◆我的团队
研究团队有正高职称教师2名,副高职称教师2名,中级职称教师1名,科研助理1名,合同制技术工人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