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林 更新日期:2023-05-23
王雨林,女,1975年出生,学硕导师
工作单位 管理学院
行政职务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专业负责人。
单位电话 028-86295656
电子邮箱 13696@sicau.edu.cn;524523942@qq.com
招生专业 学硕:120300农林经济管理,专硕:095137农业管理125200公共管理
◆个人简历
王雨林,(女),副教授,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研究新型智库专家,现担任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专业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创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近年来承担或参与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独立撰写的专著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多次担任农业创业培训教师。主要承担的本科生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农业经济学》,承担的研究生课程为《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和《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参编《现代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规划教材4部。主持教育部农经教指委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农经教指委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多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本科生科研兴趣培养计划。指导四川农业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5篇,是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社团农业经济研讨协会和农村区域发展协会的指导老师。2009-2020年担任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专业负责人。2015年被评为四川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7年被评为四川农业大学优秀专业负责人,2018年创办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创新创业实验班并负责相关管理工作,2019年所负责的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四川省首批一流专业,2020年起任现职。
◆工作经历
1995-1997,攀枝花市林业局
2000-2002,攀枝花市林业局
2005-2008,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2008-,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育经历
1997-2000,西南林学院森林经理专业林业经济管理方向,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2-2007,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
201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唯一作者)
201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2017年,四川农业大学优秀专业负责人
2017年,教育部农经教指委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021年,四川农业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五)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林学会会员,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讨协会指导老师
◆研究领域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乡村人才振兴
◆科研项目
(1)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编号:20RKX0342);10万,已结项。
(2)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统计专项,新型职业农民“导师制”创业培训模式统计研究(编号:SC18TJ019);1.5万,已结项。
(3)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新农人创业研究(编号:2017-RK00-00338-ZF),2018.6-2019.6;5万,已结项。
(4)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编号:SDJJ1806),2018.06-2019.06,7000元,已结项。
(5)四川省统计厅,四川省农业化学投入品与农业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2018.01-2021.12,已结项。
(6)四川农业大学社科专项,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基于涉农创业微观叙事和宏观数据的实证(编号:2016YB08),2016-2018,0.5万,已结项。
(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平台的管理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示范(CR1216),2012.9-2014.10,0.5万,已结项
(8)国家社科基金,生猪散养农户退出及其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编号: 13XJY021),2013.06-2015.12,19万,已结项。
◆发表论文
[1]郑可,王燕,王雨林,吴秀敏.创业机会的本质与评估框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02):10-17.
[2]齐海东,王雨林.新农人创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Nvivo文本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2):11-16.
[3]姜榜路,杨腾,王雨林.基于IPA方法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素养研究——以四川省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0):145-148.
[4]刘胜林,王雨林,李冬梅.民族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Y县327份问卷的Logistic-ISM模型分析[J].农村经济,2020(10):138-144.
[5]王雨林,项杰,宋立扬,齐海东.新农人的创业成就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3):66-72.
[6]宋立扬,王雨林,郑小强.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5):230-232+240.
[7]王雨林,项杰,刘胜林.农民参与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的供求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05):144-151.
[8]阎鹏宇,翁宗源,周嫄,曾雪婷,王雨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情况及意愿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2):127-131.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234.
[9]郑可,王雨林,卢毅,向雯茜.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农人创业认知特征识别[J].科学学研究,2019,37(12):2222-2230.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19.12.012.
[10]刘国强,王雨林,傅新红,陈蓉.四川省农户生猪散养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8):11-16.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8.10.0311.
[11]王雨林,向雯茜,刘胜林,郑可,郑小强.农业创业情境、农业创业者精神及其交互关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1):43-53.DOI:10.16195/j.cnki.cn36-1328/f.2019.01.06.
[12]王雨林,齐海东,罗珊,余春晓,曾雪婷.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实验班构建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09):66-69.
[13]冷萱,张恬,王雨林.流入地方言对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调研世界,2018(06):49-56.DOI:10.13778/j.cnki.11-3705/c.2018.06.009.
[14]冷萱,王雨林.农民工流动经历与市民化倾向——来自CLDS的证据[J].调研世界,2017(10):42-48.DOI:10.13778/j.cnki.11-3705/c.2017.10.007.
[15]沈鹭,王雨林,刘胜林,傅新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组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关系探讨[J].世界农业,2017(09):69-74+94.DOI:10.13856/j.cn11-1097/s.2017.09.012.
[16]甘林针,王雨林,陈蓉,张立中.基于DEA模型的不同饲养规模生猪生产效率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6):23-26+292.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7.1394.
[17]向文筠,王雨林.关于当前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研报告——以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3):117-120.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3.033.
[18]谢江,王雨林,李文娟,谢开云,宋飞鸿,赵钟峰,李春荣,葛宗卫,罗李飞.峨边县马铃薯价值链与产业发展[J].中国马铃薯,2016,30(01):52-58.
[19]刘胜林,王雨林,庄天慧.基于文献研究法的精准扶贫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2):132-136.DOI:10.19386/j.cnki.jxnyxb.2015.12.031.
[20]王雨林,刘国强,李后建,陈蓉,刘胜林.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25个县(市、区)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5(05):85-96.
[21]刘胜林,王雨林.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08):55-58.
[22]甘林针,王维祎,杨帆,王雨林.农村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亲近程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四川省成都市T县农村中学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05):203-206.
[23]刘胜林,王雨林,卢冲,西爱琴.感知价值理论视角下农户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研究——以四川省三县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21-27.DOI:10.13300/j.cnki.hnwkxb.2015.03.004.
[24]卢冲,李虹轩,王雨林.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08):1941-1946+195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08.057.
[25]李虹轩,卢冲,王雨林.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06):46-48.
[26]卢冲,王雨林.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基于成都市312户农户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89-194.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3.23.048.
[27]卢冲,曹正勇,王雨林.乡村文化对新型社区管理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四川温江区涉农社区的调查[J].新疆农垦经济,2013(10):1-8+89.
[28]卢冲,李虹轩,刘佳,王雨林.耕保基金制度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7):409-41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3.07.063.
[29]陈蓉,傅新红,王雨林.猪价波动对养殖户生产行为的影响[J].农村养殖技术,2012(13):45-46.
[30]陈蓉,傅新红,王雨林.价格波动中养殖户生猪产量调整行为分析——基于四川省资中县386个养殖户的调查[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06):18-22.
[31]胡超,郭红,王雨林,曾维忠.林地流转的博弈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角度[J].林业经济,2011(03):30-33.DOI:10.13843/j.cnki.lyjj.2011.03.001.
[32]王雨林,刘胜林,冉瑞平.参与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以湖北省黄梅县大河镇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0(04):62-64.DOI:10.13660/j.cnki.42-1112/c.010230.
[33]王雨林,刘胜林,丁丽霞.四川省农民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10(02):50-53.DOI:10.13843/j.cnki.lyjj.2010.02.011.
[34]王雨林,刘胜林.公平视角下的林权纠纷调处——以网上一起林权纠纷案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02):289-291.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0.02.093.
[35]王雨林.稻田养鱼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56-13258.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7.155.
[36]王雨林,刘胜林.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基于浙江经验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09):2325-2329.
◆专著教材
出版专著:
2008 王雨林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2021 郑小强,王雨林.农民工创业教育:系统解构、支撑体系与绩效评价[M].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参编教材:
2011 王钊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3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5 朱启臻 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年6月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5 王雅鹏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年7月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2016 傅新红 农业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2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活动
研究生主讲课程:农林经济理论专题;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科技与政策
本科生主讲课程:农业经济学(混合式教学,已经在中国大 MOOC网上建课,2022年获批四川省一流线上课程和四川省一流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本人排名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
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指导学生
2022 《佰润泽农业——山桐子油品质革命的先行者》 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2 觅农青年 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四川省赛区二等奖 (指导教师:杨勤、王雨林)
2022 觅农青年 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四川农业大学校级赛特等奖 (指导教师:杨勤、王雨林)
2021 《佰润泽农业——山桐子油品质革命的先行者》 “建行杯”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1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及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21 《农业产业生态系统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基于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棕花村案例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第二届“乡村振兴调研大赛”二等奖
2013 成都地区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第十二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我的团队
近3年带领学生团队主要进行涉农创业与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支持团队学生进行实地调研等科研活动,还与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团队密切联系,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