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王永东,男,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土地质量与安全生产、土壤/土地遥感与信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以及测量学、地籍测量、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等课程的本科/研究生教学任务。先后参编或副主编《测量学》(“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教材以及副主编“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西南区耕地”“青藏区耕地”等专著3部。主持和主研了“低山丘陵区退耕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其肥力效应”、“基于DEM的川西低山丘陵区茶园土壤肥力空间变异性研究”、“保护地土壤水-盐运移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设施栽培土壤中的营养障碍因子及其防治措施研究”、“紫色土坡耕地侵蚀演化特征及其对作物防蚀的响应机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县级农田施肥信息系统的研制”、“川南粮经作物主产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镉污染农田土壤高效钝化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成都平原区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磷富集矿山生态型水蓼活化/积累磷素机理研究”“磷富集矿山生态型水蓼高效吸收磷的根系分子生理学机理”、“耕地质量保护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茶叶科学》、《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编撰技术规范及指南5套,制订地方标准1件,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20余套。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499),磷富集矿山生态型水蓼高效吸收磷的根系分子生理学机理(2020.01-2023.12),主研(第三)
2.农业农村部项目,耕地质量保护专项(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2019.01-2020.01),主持
3.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188),成都平原区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01-2019.12),主研
4.农业农村部项目,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2018.01-2019.12),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307),紫色土坡耕地侵蚀演化特征及其对作物防蚀的响应机制(2013.01-2016.12),主研(第四)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川中丘陵区坡耕地防蚀机理研究(40901138)(2010.01-2012.12),主研(第三)
◆发表论文
1.夏凡,王永东,郑子成,等.小尺度下茶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
2.王永东,郑子成,李廷轩,等.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水土保持通报,2016
3.胡芸芸,王永东*,李廷轩,等.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解析.中国农业科学,2015
4.廖丹,王永东*,李天坤,等. Pleiades-1卫星影像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
5.王永东,郑子成,李廷轩,等. 设施栽培对土壤结构及水分特性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
6.WANG Yong-dong, FENG,Na-na, LI, Ting-xuan, e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in Hilly Tea Plantation Soils Under Different Sampling Scal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7
7.王永东,廖桂堂,李廷轩,等. 四川蒙顶山低山茶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茶叶科学,2008
8.王永东,李廷轩,张锡洲,等.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通报, 2008
9.王永东,李廷轩,张锡洲,等. 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中国农业教育,2007
◆专著教材
1.青藏区耕地(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08
2.西南区耕地(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12
3.青藏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集(专著)(参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09
4.西南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集(专著)(参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06
5.测量学(第四版)(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2
6.森林计测(副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12
7.测量学(第三版)(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08
8.测量学(第四版)(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2
9.测量学(第2版)(副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01
10.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专著)(副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3
◆我的团队
农田养分利用及环境效应研究团队组建于 2005 年,由最初的 3 人课题组,逐渐融入并发展成为 10 人的研究团队,逐渐形成了“养分循环及高效利用”“养分流失及环境效应”“污染防控及安全生产”3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团队依托于四川农业大学“211”建设科研平台、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四川省重点学科“土壤学”,紧紧围绕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于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环境污染、人类健康等关键科学问题,融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农田主要养分元素氮、磷、钾和特征污染元素镉为核心,围绕耕地质量健康及作物绿色生产等农业关键技术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以期为实现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农田养分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与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团队由教授6人(李廷轩、张锡洲、郑子成、王永东、余海英、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刘涛),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黄化刚、叶代桦、资源学院刘涛),科研助理以及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 人,四川省千人计划 1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 人,其专业背景均属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
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4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 项,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 1 项,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 3 项;编写四川省地方标准 3 项;组织研制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技术模式 3套,设施土壤质量提升技术模式 2 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获授权国家专利 15 件,软件著作权 28 件,发表论文 300 余篇;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团队主持完成校地(企)合作项目100 余项,科研成果惠及全省 100 余县(市、区)。团队前期工作为全省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