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刘涛,男,汉族,1980年生,四川江油人,中共党员,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农业信息化、水利信息化、地理信息理等相关研究。
一、教育教学方面
近五年承担本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科学技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获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训练项目3项(国家级2项,省级1项)、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国家和省级奖励4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一等奖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1项、省金奖1项、银奖1项);指导在读和毕业硕士研究生9名,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主持省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2项;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参著专著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2和第4,二等奖1项,排名第1)。
代表性成果1:依托省级重大教改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智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代表性成果2:依托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校“一流课堂”智能分析评价研究》开展研究,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代表性成果3:指导学生获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1项、省金、银奖各1项;获校优秀硕士论文1篇,优秀学士论文1篇。
二、科学研究及科技服务方面
主要从事大数据挖掘与智慧农业领域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省级和横向项目共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为迄今信工院第1项和唯一1项面上项目);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在本学科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中科院一区,TOP3篇,IF>10共2篇,最高IF=14.224;ESI高被引论文1篇;N级指数110);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1件,国家软件著作权5项。
代表性成果1:瞄准农产品农残检测产业难题,人工智能与光电学交叉融合,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实现学院面上项目零突破。
代表性成果2:论文《A visual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sensor with Ag+@UiO-66-NH2 decorated CsPbBr3 perovskite based on smartphone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nitrofurazone》,2021年9月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2021=13.273)。
代表性成果3:论文《A handheld multifunctional smartphone platform integrated with 3D printing portable device: On-site evaluation for glutathione and azodicarbonamide with machine learning》,2022年2月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2022=14.224)。
三、其它代表性成果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便携式智能终端的多信号光谱传感平台对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方法及装置”,排名第1;专利号:ZL202011598995.8
10+3产业活动:参与川果“5G+人工智能”的智慧樱桃栽培“新技术”创新示范项目,获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刘荣华现场考察,为川果人工智能化提供示范。
教材: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数字农业技术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获奖荣誉
1.“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7,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6.12,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3.“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学-教-管协同发展”,2012.12,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开发教学管理综合平台,构建立体化教学管理体系”,2010.03,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科研项目
1.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智能检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023.1-2027.12,主持;
2.基于深度学习的成都平原农田重金属高光谱遥感定量动态监测研究,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21.04-2023.03,主持;
3.基于WebGIS的四川省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制,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14.01-2016.12,结题,主持;
4.《3S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立体化教材研究与建设,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2016.01-2017.12,结题,主持;
5.数字化现代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16.07,结题,主持;
6.大麦磷高效重要性状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2015.01-2017.12,结题;
7.磷富集矿山生态型水蓼活化/积累磷素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017.01-2020.12,结题;
8.川中丘陵区坡耕地防蚀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2010.01-2012.12,结题;
◆发表论文
1.A handheld multifunctional smartphone platform integrated with 3D printing portable device: On-site evaluation for glutathione and azodicarbonamide with machine learning,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 426: 128091(SCI 收录,IF=10.588),第一作者
2.A visual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sensor with Ag+@UiO-66-NH2 decorated CsPbBr3 perovskite based on smartphone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nitrofurazon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429,132462 (SCI 收录,IF=13.273),第一作者
3.A Hybrid Deep Learn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Molecular Subtypes of Human Breast Cancer Using Multimodal Data.IRBM.652(SCI 收录,IF=1.022 ),第一作者
4.Smartphone based platform for ratiometric fluorometric and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H2O2 and glucose,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9,84(SCI收录,IF=6.393),第一作者;
5.Effects of rainfall intensity on splash erosion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under maize canopy,Natural Hazards,2016,84(SCI收录,IF=1.833),第一作者;
6.不同灌水频率条件下设施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4)(CSCD收录),第一作者;
7.不同灌水频率下设施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浙江农业学报,2016,28(6)(CSCD收录),第一作者;
8.低磷胁迫下大麦叶片磷素利用特征,植物学报,2016,51(4)(CSCD收录),第一作者;
9.磷高效型野生大麦根系形态和根系分泌物对低水平植酸态有机磷的响应特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6)(CSCD收录),第一作者;
10.村级农田施肥专家系统设计与应用,水土保持通报,2015,35(3)(CSCD收录),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