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荧 更新日期:2025-03-05
刘宇荧,女,1991年出生,学硕导师
工作单位 管理学院
电子邮箱 283516601@qq.com
招生专业 【学硕】:120300农林经济管理,【专硕】:095137农业管理125200公共管理
◆个人简历
刘宇荧,女,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农业农村部杂粮重点实验室项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等纵向课题7项,作为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社科基金2项、农业部软科学、四川省科技厅等项目10余项。在《农业技术经济》《资源科学》《农村经济》《British Food Journal》《International?food?and?agribusiness?management?review》《Land》《Agriculture》等国内外重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3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二、第四、第五)。指导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2项、国家级立项3项;指导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指导本科生获第七届“四川大学生网络文化节” 微视频类 二等奖1项;获四川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特等奖;指导本科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铜奖1项。
◆工作经历
2019.07-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讲师
2020.01-2021.12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点 秘书
◆教育经历
博士 2013.09至2019.06 四川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硕博连读)
学士 2009.09至2013.06 四川农业大学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向)
海外留学经历:
联合培养博士 2017.10至2018.10 新西兰 林肯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
短期交流 2014年6月 德国 南威斯特法伦应用技术大学 食品管理
◆获奖荣誉
1.指导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2.2021年获四川省社科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2)
3.优秀学科点秘书
4.2019年获四川省社科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5)
5.2019年获四川农业大学校级“优秀党员”称号
6.201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登记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中国农村发展学会 会员 2021-
[2]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 会员 2023-
[3]成都乡兴规划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顾问 2019-
[4]中国经济学协会 会员 2018-
[5]世界农业经济学协会 会员 2018-2019
◆研究领域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农业绿色生产
◆科研项目
[1]四川省社科联,青年项目,SC22C041,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协同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研,主持。
[2]农业农村部杂粮重点实验室,一般项目,2022CC001,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杂粮品牌价值提升研究,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研,主持。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1RKX0020,群体规范视角下合作社成员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制研究,2020年11月-2022年3月,已结题,主持。
[4]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项目资助,集体行动视角下农民合作社社员绿色生产行为实现机理研究,2020年6月-2021年3月,已结题,主持。
[5]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CR2102,内生动力视角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2021-08至2023-06,在研,主持。
[6]四川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一般项目,xy2020036,农民合作社社会资本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的实证,2020年7月-2022年7月,已结题,主持。
[7]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CR1720,要素禀赋差异、社员异质性与农民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2017-06至2019-06,已结题,主持。
[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项目,SC19A009,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生产行为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019.10-2020.10,已结题,主研。
[9]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项目,RKX2019005A,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研究,2019-07至2020-06,已结题,主研。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71603177,农民合作社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社长社会网络的视角,2017-01至2019-12,已结题,主研。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71673195,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形成机制、决策行为与政策优化研究,2017-01至2019-12,已结题,主研。
[1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西部项目,16XJY011,长江经济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研究,2016-01至2018-12,已结题,主研。
[13]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6ZR0240,四川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减贫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6-09至2017-07,已结题,主研。
[14]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青年项目,CR1623,四川藏区多维贫困治理与精准脱贫研究,2016.07-2018.06,已结题,主研。
◆发表论文
一作/通讯论文
[1]Liu, Yuying, et al. Impact of th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on income: evidence from Sichuan citrus growers[J].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2024,11(1): 1-12.(SSCI,一作)
[2]刘宇荧,李后建,林斌等.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基于70个县的控制方程模型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2,No.330(10):114-131. (CSSCI,一作)
[3]刘宇荧,张社梅,傅新红.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提高成员的收入?——基于参与模式的考察.农村经济.2019.(04):71-79. (CSSCI)
[4]Jijue, W.; Xiang, J.; Yi, X.; Dai, X.; Tang, C.; Liu, Y.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Farmers’ Adoption of Green Control Techniques: Evidence from China. Agriculture 2024, 14, 1138. (SSCI,通讯)
[5][1]刘宇荧,马聪,傅新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居间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农增收效应研究[J/OL].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10[2025-03-05].
[6]Liu Y, et al. The Effect of Technical Training Provided b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on Farmers’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Mediation Role of Ability and Perce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21): 14277. (SSCI/SCI, 一作)
[7]Liu Y, et 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Training Provided b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on Farmers’ Adoption of Biopesticides in China[J]. Agriculture, 2022, 12(3): 316. (SSCI/SCI,一作)
[8]Liu Y, et 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Members’ Social Capital with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on Their Adoption of IPM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8): 11538. (SSCI/SCI, 一作)
[9]Chen, Y., Fu, X., Liu, Y. Effect of Farmland Scale on Farmers’ Application Behavio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 4967. (SSCI/SCI, 通讯作者)
[10]Luo L, Qiao D, Zhang R, Luo C, Fu X, Liu Y.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on the Adoption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by Member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0):6255.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106255 (SSCI/SCI, 通讯作者)
[11]Liu Y, et al.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serving as a marketing channel: evidence from low-income regions of Sichuan province in China[J]. International?food?and?agribusiness?management?review 2019.22(2):265 -282. (SCI,一作)
[12]Liu Y, Renwick A, Fu X. Off-farm income and food expenditure of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J]. British Food Journal, 2019.121(5):1088-1100. (SCI,一作)
[13]刘景政,傅新红,刘宇荧,邓茜.合作社社员规范使用农药的增收效应研究——来自四川省的证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1):174-183. (CSCD,通讯作者)
[14]Yu X, Yin X, Liu Y, et al. Do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s Facilitate Land Transfer? Evidence from Rice Farmer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J]. Land, 2021, 10(5): 466. (SSCI,共同一作)
[15]刘宇荧,郭芊芊,傅新红.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及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2,No.351(05):56-65.
[16]刘宇荧,王雪姣,傅新红 农民合作社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效果分析——基于四川秦巴山区的实证.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03):413-420. (CSCD)
[17]刘宇荧,吴平.温江区绿道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0(03): 352-356. (北大核心)
[18]徐凯,陈雨凡,向俊兰,等.合作社激励与约束规制对其成员使用生物农药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24,30(07):112-118. (通讯作者)
[19]向俊兰,陈雨诗,傅新红,等.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对社员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J].中国西部,2024,(02):77-94. (通讯作者)
[20]王乂尧,何佳欢,刘宇荧.外出务工对农户减量施用农药影响研究——以四川省柑橘种植户为例[J].农业展望,2023,19(02):96-104. (通讯作者)
其他合作论文
[1]罗磊,傅新红,刘宇荧,等.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数字素养与农户电商参与意愿——基于柑橘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4,(02):56-72. (CSSCI)
[2]刘浩,刘宇荧,傅新红.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服务能够提升农户收入吗?[J].农村经济,2021(12):55-62. (CSSCI)
[3]陈吉平,刘宇荧,傅新红.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吗——来自四川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27(06):264-277.(CSCD)
[4]陈吉平,刘国强,刘宇荧,傅新红.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评价——来自四川省果蔬类合作社的实证[J].浙江农业学报,2021,33(06):1117-1127.(CSCD)
[5]罗磊,唐露菲,乔大宽,刘宇荧,傅新红.农民合作社培训、社员认知与绿色生产意愿[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2[2022-05-12].(CSCD)
[6]张维康,刘宇荧,傅新红,曾扬一,曾维忠,冉瑞平,赵雯宇.心理账户、享乐编辑与灌溉水价——来自四川省灌区农民的调查分析.资源科学.2014.36(12).2584-2593.(CSCD)
[7]张维康,曾扬一,傅新红,刘宇荧,曾维忠.心理参照点、支付意愿与灌溉水价——以四川省20县区567户农民为例.资源科学.2014.36(10):2020-2028.(CSCD)
[8]张维康,张林,杨帆,刘宇荧,傅新红.中国农业水费:现存问题与研究评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8):61-66.(CSCD)
[9]周利军,彭卫,邹芳,刘宇荧,李莉.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52(07):50-55+149.(CSCD)
[10]汪君,杜兴端,傅新红,等.农民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社员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619份柑橘合作社社员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展望,2023,19(01):97-106.
[11]汪君,刘宇荧,傅新红.两种类型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绩效分析.农机化研究.2017.39.(08):1-5.(北大核心)
[12]张维康,张林,杨帆,刘宇荧,傅新红.中国农业水费:现存问题与研究评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8):61-66.(北大核心)
[13]王雪姣,刘宇荧,傅新红,王燕.基于熵值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异化程度测评.江苏农业科学.2017.45(09):295-298.
[14]彭万勇,金盛,刘宇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动能培育背景下“新三农”的适应能力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45-49.
◆专著教材
1.《异质性成员合作收益能力、公平感知与持续合作倾向》,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主编。
2.《农民合作社社长声誉与社员信任——从信任建立到信任深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参编。
3.《中国都市现代农业新发现—成都样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参编。
◆教学活动
研究生教学:《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农业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
本科生教学:《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学》《外国农业经济》
◆指导学生
指导学生团队获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特等奖
指导学生团队获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家二等奖
◆我的团队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及制度创新研究团队”团队成员。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咨询与服务研究科技服务团”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