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085901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083300城乡规划学学术硕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菁英教师、院学纪委委员。
承担《土木工程材料》、《市政工程技术》、《工程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防灾救援及通风技术研究。研究领域与国家导向下的工程实践问题密切相关,例如,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高海拔隧道工程数量逐年增加,隧道施工环境恶劣,缺氧低温时保障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措施均要给与严密的设计;地下工程的规模日益壮大,超特长隧道、海底隧道、多交互车站等,运营时若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难度极大,都要给予消防安全的专项研究及评估。研究的方向是目前重要且新兴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主要研究领域有5个方面:
[1]隧道及地下工程内火灾燃烧机理及规律探究;(研究火燃烧的特性及火灾下烟气蔓延和温度变化的规律)
[2]隧道及地下工程火灾模式下人员疏散及救援技术;(研究火灾发生后,人员如何逃生,考虑人体本身由于属性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科学的疏散设施、防灾措施及救援预案设计)
[3]隧道及地下工程火灾模式下烟气控制技术;(研究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排烟控烟才能保证人员安全,进行针对性的通风方案设计及通风设备布置)
[4]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阶段通风风流规律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在施工期时,内部由于存在大量的粉尘、CO、瓦斯以及高温环境等原因,需要进行合理的通风设计来确保人员安全)
[5]隧道及地下工程照明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考虑人员及环境等因素,对工程内部的照明效果及设施进行合理研究及布局)
上述技术均可以拓展到地面建筑构筑物,研究实体可以变化,涉及探究领域关键技术也在逐渐延伸。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发表EI/CSCD等论文4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
(一)论文
[1]李琦,等.铁路隧道斜井式紧急出口的入口段结构参数确定[J].中国铁道科学.2015,36(5):36-42.(EI号:20160201800848)
[2]李琦,等.长大铁路隧道火灾模式下人员疏散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5,36(6):78-84.(EI号:20160201800746)
[3]李琦,等.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风管漏风率研究[J].铁道学报. 2019,41(1):144-148.(EI号:20191506765935)
[4]李琦,等.铁路主隧道与斜井风流耦合作用下的火灾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 2019,41(10):99-106.(EI号:20200107983516)
[5]李琦,等.多因素耦合影响的小半径曲线隧道风机布置优化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3,23(12):4308-4317.(CSCD)
[6]李琦,等.高海拔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特征及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3,19(1):282-290.(CSCD)
[7]李琦,等.基于不同燃料下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火源热释放速率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42(4):640-649.(CSCD)
[8]李琦,等.国内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特征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1,41(7):1252-1258.(CSCD)
[9]李琦,等.川西高原公路隧道中间段节能照明标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1):457-462.(CSCD)
[10]李琦,等.长大单洞铁路隧道紧急出口设置间距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16(1):187-193+218.(CSCD)
[11]李琦,等.铁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疏散人员属性关键参数现场测试[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2):126-131.(CSCD)
[12]李琦,等.隧道口间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系统设置条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5):52-57.(CSCD)
[13]李琦,等.长大铁路隧道及隧道群救援设施的规划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2):567-572. (CSCD)
[14]李琦,等.高海拔环境对施工设备机械效率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9):1974-1982. (CSCD)
……
(二)国家及国际专利
[1]A LOW-OXYGEN ENVIRONMENT SPIRAL TUNNEL FIRE COMBUSTION SYSTEM. Luxembourg.LU506896.2024.3.第1完成人.
[2]一种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设施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0723919.3.第1完成人.
[3]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设计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0822571.3.第1完成人.
[4]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含供氧空间的横通道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0653144.7.第1完成人.
[5]一种低氧环境螺旋隧道火灾燃烧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 1 0292142.9.第1完成人.
[6]高铁门窗一体化装置.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3 2 2147594.6.第1完成人.
[7]一种可以收缩的列车座椅.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2905809.7.第1完成人.
[8]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内的排烟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0087533.3.第1完成人.
[9]一种隧道灯具防尘散热装置.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2393786.9. 第1完成人.
[10]一种LED隧道灯.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2388604.9.第1完成人.
……
◆专著教材
主编专著2部,主编国家行业规范1部,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1部。
[1]主编.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M].科学出版社. 2017年4月,ISBN号:978-7-03-051002-0.
[2]主编.20 公里级高海拔公路隧道防灾救援关键技术——以天山胜利隧道为例[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5年.
[2]主编.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 10020-2017).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7年6月,ISBN号:151135032.
[3]主编.土木工程施工[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7月,ISBN号:978-7-5369-8510-0.
[4]副主编.土木工程材料[M].中国林业出版社.2023年5月,ISBN号:978-7-5219-2197-7.
[5]副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实验[M].中国林业出版社.2023年5月,ISBN号:978-7-5219-2198-4.
[6]参编.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及检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ISBN号:978-7-5629-4937-4.
◆指导学生
科研项目中,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1名,指导本科生50余名。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设计1篇。指导15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BIM大赛多项奖励。
(一)优秀论文1篇
[1]优秀本科论文:《基于人员疏散特征及规律的高海拔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结构设计尺寸研究》2022.
(二)国家级大创1项、省部级大创2项,科研兴趣项目9项
[1]川西高原公路隧道中间段照明综合节能技术研究.国家级.项目号:201910626027.2019.
[2]高海拔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特征及规律研究.省级.项目号:202010626140.2020.
[3]基于多因素耦合的隧道火灾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及最高温度预测模型研究.省级.项目号:S202310626052.2023.
[4]适用于夏季室外高温作业人群的热舒适性安全帽的研究.2019.
[5]川西高原公路隧道中间段照明综合节能技术研究.2019.
[6]高海拔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特征及规律研究.2020.
[7]高海拔铁路隧道列车火灾燃烧特性及规律研究.2021.
[8]基于烟囱效应的高海拔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临界风速研究.2022.
[9]基于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人员疏散安全可靠性研究.2023.
[10]高海拔瓦斯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施工控制标准及控制措施研究.2024.
[11]基于环境及个体属性的人体运动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研究.
[12]高海拔TBM施工隧道通风模式下污染物分布规律及控制措施研究.
(三)指导竞赛获奖3项
[1]第三届“品茗杯”全国高校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
[2]第四届“品茗杯”全国高校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2023
[3]第五届“品茗杯”全国高校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2024